1、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实验教学是专业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保障专业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对于提高专业的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对于机检专业这样实践性强,实验、实训、实践水平要求高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水平的高低更是衡量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重新整合、优化实验室设计,创建科学的实验室运行机制,进而建设全校性实验共享平台,完善并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机制,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体现“艺术与技术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技能与企业项目融合”、“校企融合”四大融合的实验软硬件教学体系。
遵循大学生实践能力形成规律和认知特点,按实践教学阶段化、模块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原则,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构建“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三层次是指基础层次、核心层次和扩展层次。基础层次使学生对典型设计项目的流程、特点、基本规律和管理有一个基本的体验和认识,建立整体设计意识,掌握基本专业操纵技能,训练基础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讲解艺术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操纵过程,增加演示、视频、图表等直观教材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基础层面的训练,要求学生不仅要全面了解艺术相关的基本知识,还要对进一步了解操作技术有一定的认识,还需要能设计完稿,并能使设计按课程要求实践设计方案。核心层次强调艺术技能训练的综合性。训练内容以艺术教学中涉及的相关实训为主线,按中级、高级培训的要求,由浅至深设置。模块设置由浅至深,由单项技术技能到复合技术技能,由职业标准规定的核心技能到现代设计需要的高新、复合技术技能。例如,在设置动画制作员(四级)和会展设计师(四级)训练模块时,除职业标准规定的核心技能课题如绘图规范,拟设置综合设计等综合性较强的实训课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掌握探索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提高阶段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性,倡导能力的个性化培养,实训教学内容接近实际项目,弥补学生实际经验的欠缺。扩展层次以自选训练模块、指导性项目选择、项目开发、参与产学研项目、学生自拟课题、企业委托等形式进行,注重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去深入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个性发展。
2、实验课程
示范中心承担艺术实验教学任务,涉及课程见下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适用专业
|
1
| 摄影基础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2
| 图形创意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3
| 标志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4
| VI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5
| 版式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6
| 印刷工艺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7
| 招贴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8
| 运动规律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9
| 三维动画软件应用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10
| 计算机辅助设计2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11
| 包装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12
| 包装结构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13
| 广告策划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14
| 平面广告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15
| 网络广告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16
| 动画广告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17
| DV创作
| 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专业技术技能模块
|
18
| 后期特效
| 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专业技术技能模块
|
19
| 影视广告
| 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专业技术技能模块
|
20
| 产品设计效果图
| 产品设计专业
|
21
| 产品造型设计2-1
| 产品设计专业
|
22
| 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2-1
| 产品设计专业
|
23
| 产品设计心理学
| 产品设计专业
|
24
| 人机工程学
| 产品设计专业
|
25
| 市场调研级分析方法
| 产品设计专业
|
26
|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 产品设计专业
|
27
| 产品改良设计
| 产品设计专业
|
28
| 产品材料与工艺
| 产品设计专业
|
29
| 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2-2
| 产品设计专业
|
30
| 产品开发设计
| 产品设计专业
|
31
| 首饰形态构成
| 产品设计专业
|
31
| 首饰镶嵌与抛光
| 产品设计专业
|
33
| 三维打印
| 产品设计专业
|
34
| 产品概念设计
| 产品设计专业
|
35
| 声音设计基础
| 动画专业
|
36
| 视听语言
| 动画专业
|
37
| DV短片创作
| 动画专业
|
38
| 后期特效基础
| 动画专业
|
39
| 三维动画软件基础
| 动画专业
|
40
| 3D软件应用
| 动画专业
|
41
| 三维角色动画2-1
| 动画专业三维方向
|
42
| 动作捕捉系统应用
| 动画专业三维方向
|
43
| 三维动画角色设计
| 动画专业三维方向
|
44
| 三维动画场景设计
| 动画专业三维方向
|
45
| 三维特效制作
| 动画专业三维方向
|
46
| 三维角色动画2-2
| 动画专业三维方向
|
47
| 三维动画创作
| 动画专业三维方向
|
48
| 动画美术设计
| 动画专业二维方向
|
49
| 漫画创作
| 动画专业二维方向
|
50
| 二维动画角色设计
| 动画专业二维方向
|
51
| 二维动画场景设计
| 动画专业二维方向
|
52
| 动画设计稿
| 动画专业二维方向
|
53
| 动画创作2-1
| 动画专业二维方向
|
54
| 动画创作2-2
| 动画专业二维方向
|
55
| 数字声音处理与制作
| 动画专业影视特效方向
|
56
| 数字调色
| 动画专业影视特效方向
|
57
| 三维特效制作
| 动画专业影视特效方向
|
58
| 影视特效创作
| 动画专业影视特效方向
|
59
| 数字合成技术
| 动画专业影视特效方向
|
60
| 影视后期综合创作
| 动画专业影视特效方向
|
61
| 视觉形象设计
| 动画专业技术模块
|
62
| 平面广告设计
| 动画专业技术模块
|
63
| 版式设计
| 动画专业技术模块
|
64
| 商业摄影
| 动画专业技术模块
|
65
| 茶艺课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
66
| 模拟舱实训课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
67
| 形体课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
68
| 书法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
3、实验项目
实训教学分为四个方向,分别为动画方向、视觉传达方向、艺术与科技方向、产品方向,多个方向并行。
表2.3.2艺术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的实验项目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实验性质
| 对应课程名称
| 隶属实验室
|
1
| 基础造型训练
| 基础性
| 《素描》
《速写》
《色彩》
《构成》
| 绘画创作工作室
|
2
| 综合创作
| 综合性
|
3
| 传统壁画研究
| 综合性
|
4
| 石膏像临摹
| 基础性
|
5
| 色彩训练
| 基础性
|
6
| 材料构成训练
| 综合性
|
7
| 创意思维训练
| 综合性
|
8
| 三维动画建模训练
| 基础性
| 《三维角色动画》、《动作运动规律》
| 动作捕捉实验室
|
9
| 人物动作规律训练
| 基础性
|
10
| 人体基本参数设定训练
| 基础性
|
11
| 基础程序训练
| 基础性
|
12
| 动态参数分析训练
| 基础性
|
13
| 角色建模训练
| 基础性
|
14
| 人物动态设定训练
| 综合性、设计性
|
15
| 声音录入训练
| 综合性、设计性
| 《声音基础》
| 录音实验室
|
16
| 声音特效制作训练
| 综合性、设计性
|
17
| 声音后期处理训练
| 综合性、设计性
|
18
| 声音视频合成训练
| 综合性、设计性
|
19
| 声效输出训练
| 综合性、设计性
|
20
| 基础软件应用训练
| 基础性
| 《招贴设计》、《标志设计》、《海报设计》
| 苹果机房实验室
|
21
| 招贴创作训练
| 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
|
22
| 标志创作训练
| 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
|
23
| 海报创作训练
| 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
|
24
| 版式设计训练
| 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
|
25
| VI创作训练
| 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
|
26
| 基础材料应用训练
| 基础性
| 《会展材料与工艺》、《会展采光与照明》
| 材料与照明实验室、会展设计工作室
|
27
| 空间设计基础训练
| 基础性
|
28
| 模型制作训练
| 基础性
|
29
| 基础照明应用训练
| 基础性
|
30
| 考工训练
| 基础性
|
31
| 特装展位设计搭建实训
| 基础性
|
32
| 专卖店设计实训
| 基础性
|
33
| 会展综合设计实训
| 设计性、创新性
|
34
| 人物摄影基础实训
| 综合性
| 《摄影基础》
| 摄影实验室
|
35
| 风景摄影基础实训
| 综合性
|
36
| 动态影像设计实训
| 综合性
|
37
| 后期剪辑与编辑实训
| 综合性
|
38
| 粘土人偶塑造实训
| 综合性
| 《定格动画》
| 定格动画实验室
|
39
| 定格动画操作实训
| 综合性、设计性
|
4、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
积极探索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针对目前企业现场实习困难的共性问题,艺术实验实训中心在仿真企业实际设计项目的基础上,进行仿真项目运行管理,引入企业案例教学,承担企业设计任务,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真正体验企业氛围。实现校内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
1)面向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需要,构建了多功能服务平台
艺术实验实训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师资队伍特点,在天津职业大学、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等中、高职院校建成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对外培训基地、专业技能竞赛基地以及教育援外基地,形成了多功能服务平台。根据各院校职教师资需求,为本校师资培养设立“艺术”实验实训项目及相关实验平台。
艺术实验实训中心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为国家级培训基地提供实训教学服务。近五年,艺术实验实训中心为全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培训骨干教师百余人人,进行技能培训和鉴定考核近百人。
2)艺术实验实训中心主动服务区域经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
艺术实验实训中心与天津市世纪坐标广告公司有限公司、天津市新方达广告有限公司、天津市华亚世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集团合作建立具有研究性质的联合实验室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和研发中心。艺术实验实训中以课题组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以培养研究型设计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核心开发能力,与企业合作,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道路,使中心的教学和科研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3)学生参加实训实验室建设,实现实践教学与科研项目以及工程中的课题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实验室建设,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设计教学经验。
通过“为中国而设计”全国大学生设计作品竞赛、天津市动漫创新大赛等,实现科技创新活动与实践教学、科研项目,以及工程中的课题相结合。许多“为中国而设计”作品源于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和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项目。
5、实验技术、方法和手段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注重实验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积极编写各种文字、声像和电子实验教材以及CAI课件,积极进行实验教学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将实验预订、实验指导、实验报告的批改和答疑等工作进行上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预习、准备、下载实验内容和相关应用软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成绩管理等实验教学活动。把实验过程中一些复杂的操作过程制作成教学录相片并上网供学生课外学习和参考。
在实验教学中,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主要采取的方法有:
1)讨论式互动教学方法
讨论式互动教学方法贯穿于实验的全过程。实验前,由指导教师讲解有关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通过讨论式互动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中,由学生进行设计方案的讨论,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优劣;实验结束时由老师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
2)示范设计教学方法
对综合型、设计型实验课题,一般都有由教师设计制作好的实验样板,包括已调试好的硬件和软件,实验样板的软硬件设计为学生自主独立设计提供了参考,使学生能直观地理解设计课题的原理、指标及要求,从“模仿”到“创新”,符合认知过程和教学规律。
3)开放式教学方法
艺术实验实训中心创建的“大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室”实行全开放式创新教学机制,在教师指导下,做到实验时间开放、内容开放、设备开放。学生通过参与开放创新实验,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4)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对设计型实验课题,在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的情况下,学生从资料收集、方案拟定、设计与调试到撰写设计报告,都由学生自行完成。为学生的发挥和创新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准备、查阅、整理、分析、动手、思考、归纳和总结。
5)集中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学生之间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常常存在着较大差异,为使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建立足够的信心,且为优秀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发挥空间,教师因人而异进行特别指导,对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对后进的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
6)现场演示教学方法
在基础实验中,对于所有设备,特别是先进的设备的使用、操作以及注意事项都进行现场演示,使学生能有机会了解先进的设备与方法。
6、实验考核方法
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协调发展。
基础性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与理论成绩挂钩。实训性考试主要在方案实施、图纸的识别与绘制、软件的使用来考核。创新性研究型实验主要与项目作品、论文、答辩情况及竞赛结果来确定。整个过程以教学督导、实验过程监控、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保障的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