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
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党建工作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学生工作  实训中心  下载专区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训中心 > 公告公示 > 正文

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2021年)
2023-10-09 09:57   审核人:张根柱   (点击: )

 

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

(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示范中心名称: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示范中心主任:邵恒

所在学校名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所在学校联系人及联系电话:022-88287173

 

 

第一部分年度报告编写提纲

艺术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称中心)以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强化学科基础、优化实践环节,注重职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强化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线,借助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重构课程体系,达到了创意与实践、技能训练与应用能力培养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校企融合的效果。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虚拟训练—项目训练—综合训练—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完成各专项训练基础上,进行设计全流程的综合训练项目,学生设计方案、教师指导,学生执行,教师示范加指导的教学过程,以达到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整体化、系统化。其中,摄影基础、DV创作、声音设计基础、动作捕捉、模型设计与制作、珠宝玉石设计、民用航空地面服务与管理实操、民用航空服务礼仪实践、民用航空安全管理实操、职业技能训练、毕业设计等实践尤为突出。本中心满足了专业理论课,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且每年为“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培训”的教学进行服务,在开展实践教学和专业建设的同时,依托天津市滨海新区国家级动漫产业园和天津市海泰高科技产业园开展科学研究与对外服务。为培养全国中、高等职业院校培训骨干教师服务,为培养培训企业技术人员服务。艺术实验实训中心聘请企业专家,吸取了企业一线新技术、新方法,实现了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连接,以京津冀协调发展为契机,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对职业教育的研究,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融专业理论、专业实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艺术实验实训中心在校、院党委和行政的带领下,在各学院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紧紧围绕学院2021年党政工作要点及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工作,认真学习,积极工作,牢固树立服务教学的宗旨,按照业务求精、工作求实、方法求新、质量求高的总体要求,圆满完成了中心的各项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中心始终坚持我校“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学院坚持“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办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通过合理的优化和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既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加强了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逐步探索出以开放型实验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和多渠道开展课外创新的基础层、设计层和创新设计层实验教学体系。

本年度中心承担动画、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艺术与科技4个本科专业和3届研究生的实验、实训教学任务,面向4个本科生班级、3个研究生班级开出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并开发课程中涉及的新实验内容,如主要针对研究生教学,提出动作捕捉交互设计中的交互投影实验、数字媒体创作和手势识别互动媒体制作实验。与此同时,中心教师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关课程的实践学习。艺术实验实训中心下设4个工作室和15个实验室,承担着艺术学院动画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实践教学及科研任务,中心实验室对全院学生课外开放:在2021年期间,本中心服务共计858名学生,录音棚实验室课外开放共计836学时,首饰制作与设计实验室课外开放共计626学时,绿幕抠像实验室课外开放共计288学时,监片实验室课外开放共计15次,艺术实训中心全程对外开放,用于学生参加比赛实训;实验室校内对外开放:学校其他部门借用学院实验室进行比赛录制和作品拍摄若干次;中心教师鼓励学生参加天津市大学生动漫与数字创意设计大赛、世界技能大赛天津市选拔赛、海河“津台杯”大赛等创新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知识转化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中心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强基础、重时间、出成果”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升级创新培养模式。艺术实验实训中心于本年度承办了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动漫与数字创意设计大赛、海河“津台杯”大赛。这些比赛在天津市和京津冀地区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多家媒体上均有报导;艺术学院本科生在中心专业教师指导下充分利用实验室环境与设备进行实践训练,参赛作品也在各项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二、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实验实训中心现拥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现有教师39名,其中专职教师36名,高级职称人数占中心教师总人数的33%以上,教师中90%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为中心的实践类教学提供了保障。具体见下表: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中心工作职责

1

邵恒

1973.8

本科/硕士

教授

主持工作,教学管理

2

魏长增

1962.7

本科/学士

教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3

李波

1964.11

本科/学士

教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4

李芹

1988.8

研究生/硕士

助教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5

刘梁

1982.2

研究生/硕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6

刘芳

1980.6

研究生/硕士

副教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7

刘洋

1978.11

研究生/硕士

副教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8

刘东

1983.11

研究生/硕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9

叶晖

1980.8

研究生/硕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10

姬长友

1979.6

研究生/硕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11

刘东明

1980.9

本科/硕士

副教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12

顾杰

1982.7

本科/硕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13

时萌

1981.9

研究生/硕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14

冯琳

1983.11

本科/学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15

范丽娟

1981.7

研究生/硕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16

张思雪

1987.3

研究生/硕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17

张衍滨

1988.6

研究生/硕士

助教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18

司一鸣

1982.11

研究生/硕士

助教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19

王亚东

1975.10

本科/硕士

副教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20

陈虹儒

1979.8

研究生/博士

副教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21

蒋琨

1980.11

研究生/硕士

副教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22

王晓娟

1987.5

研究生/硕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23

周致欣

1981.12

本科/硕士

副教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24

何辰

1988.3

研究生/硕士

助教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25

方嫱

1989.12

研究生/硕士

助教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26

朱琳

1986.10

研究生/硕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27

傅兴

1980.8

研究生/硕士

副教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28

张萌

1983.3

研究生/博士

副教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29

潘俊峰

1973.2

研究生/博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30

马志刚

1982.8

研究生/硕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31

王雪莲

1982.8

研究生/硕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32

白澜

1991.8

研究生/硕士

助教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33

王美舒

1991.3

研究生/硕士

助教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34

李奂达

1991.1

研究生/硕士

助教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35

陈天辰

1988.11

研究生/博士

讲师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36

陈浩然

1994.3

研究生/硕士

助教

理论、实验实训教学

37

刘静

1987.5

本科/学士

/

实验室管理

38

赵丽红

1992.10

研究生/硕士

/

实验室管理

39

芦祎阳

1999.06

本科/学士

/

实验室管理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

中心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不断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一方面鼓励现有实验教学人员不断学习深造,提高技术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聘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各个实验岗位。中心教师通过组织承办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动漫与数字创意设计大赛、全国技能大赛、海河“津台杯”大赛和参加其它各类竞赛等形式,提高了学习理论、比拼技能的积极性。2021年度学院教师1人被评为学校校级教学名师,培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人。

三、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承担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7项。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承担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14篇,中心教师1人参加第二届巴尼亚卢卡大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工具化到解放”国际会议线上会议。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并提升实验实训教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中心着力建设了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我校也对校园网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与扩容建设,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各工作室都配备了为教学服务的联网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还建立了多个可以连入校园网的多媒体计算机专业机房。中心的设备管理、实验室开放及教学管理等工作均可在网上进行,为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实现教学的网络化。

其中实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实验实训中心网站(http://art.tute.edu.cn/list_7.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007)实现了教学互动、网络资源和信息化管理三大功能。中心各实验室专栏展现了中心现有的主要实验设备,是中心应用于实验实训教学、服务社会、培训任务的硬件基础。教学资源栏目着重体现了各工作室的综合性的实验教学环境。本年度毕业生的优秀作品采用线上展映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亦成为学生可借鉴的资料库。

依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教学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成绩管理等实验教学活动。建立网上选课和导师指导制度,加大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开放实验室实现了网上辅助教学及网络化选课。优秀教学课件和精品课全部上网。精品课为校级精品课,相关资料全部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2016年底,利用获批的天津市艺术教学实验室训示范中心建设经费,实验实训中心将各实验室安装了门禁管理系统。自此实验室的功能也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实验室负担着学校教学、科研等重要任务,实验室智能门禁管理系统的使用不仅是解决了实验室开放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而且学生在可操控的时间范围内能够自主的进入实验室、机房等场所,进行独立的或者合作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同时增加了实验室的利用率,使得实验室的资源包括昂贵的设备、环境资源等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实现了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一年来,中心一直秉持“以本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实验室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区域内消防设施和应急逃生设施齐全。关键通道均安装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应急灯和防火灭火装置。

已印发《艺术学院门禁管理规定》(试行)(津职师大艺院发〔2017〕3号)、《艺术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津职师大艺院发〔2016〕7号)等文件,认真落实并完善各实验室、工作室的安全管理规定及应急处置预案,以确保实验室、工作室的教学工作安全有序运行。

中心重点建立健全工作岗位责任制,每个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标识上墙,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自查、互查各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为实验教学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师生实验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实验安全技能,普及实验室安全知识,按学校相关规定,实训实验教师每学期、理论教师在有实验课程学期、理论老师在实验室授课的学期,均需在开课前完成实验室安全教育网络课程学习通过考核,所有相关学生均需按要求完成实验室教育网络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方可参加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学习,并由任课教师在首堂课前对本班学生进行设备使用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培训,切实掌握实验室安全设备设施、防护用品的维护使用方法。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等情况

1.对外交流合作

2021年4-10月,中心组织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选手训练。训练期间还安排与国内水平较高省份进行交流,选手的专业水平和视野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2.教学模式和理念的示范辐射作用

艺术实验实训中心的教学模式、理念和工作经验是我校办学模式的具体体现,被国内同类院校实验实训中心普遍借鉴,现在,国内很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借鉴了我校的双证书教学模式。

3.培养海外留学生1名,攻读艺术学院动画专业学士学位。

五、示范中心大事记

本年度实验实训中心举办了针对不同年级的形式多样的创新和科学实践活动,具体开展活动如下:

(一)2021年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原创动漫大赛。

(二) 2021年4-10月举办第二届津台杯青年创新大赛。

(三)培养选手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忆往昔》党史宣传教育动画短片创作。

(五) 2021.7.10主办全国性会议“首届学科交叉数媒创艺高峰论坛”。

六、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验教学的理论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尤其在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发、研究上还存在不足。

(二)教材出版,包括自编教材和讲义等教材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开发。但高等级实验教学成果尤其是市级、国家级实验教学成果奖缺乏。

(三)由于新实验室的建立和新开设课程的增加,需要补充新的师资力量,青年教师队伍和实验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日常实验教学需求的提高,特别是不能满足创新性实验教学的需求提高。

(四)实验场地和学生创新实验室还需要增加。现有实验室种类比较匮乏且场地过于分散,对于我院4个本科专业800多名本科生及研究生来讲,还是存在资源不足的情况。

七、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实验实训教学质量,教务处发布《关于启动我校实训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项目的通知》,设置实训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立项工作,开展实验实训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每年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就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重要议题进行研讨。

为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加快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大学生科技意识和科研能力,本年度也出台新的政策,引导实践教学的改革,促进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开展,在《本科生课外活动计划学分管理实施细则》中要求学生至少完成8学分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学校先后制定了《关于在我院实施“大学生创新培养行动计划”的意见》、《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实践奖励学分暂行办法》等文件。实验实训中心加强实验实训室开放,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进入实验实训室和创新创业基地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第二部分示范中心数据

数据采集时间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一、示范中心基本情况

示范中心名称

艺术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所在学校名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主管部门名称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示范中心门户网址

https://art.tute.edu.cn/syzx1.htm

示范中心详细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号

邮政编码

300222

固定资产情况

建筑面积

2694㎡

设备总值

865万元

设备台数

421

经费投入情况

主管部门年度经费投入

(直属高校不填)

所在学校年度经费投入

127.58万元

注:(1)表中所有名称都必须填写全称。(2)主管部门:所在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可查询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二、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一)本年度固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工作性质

学位

备注

1

邵恒

1973

教授

主任

教学

硕士

2

魏长增

1962

教授

/

教学

学士

3

李波

1964

教授

/

教学

学士

4

刘洋

1978

副教授

/

教学

硕士

5

姬长友

1979

讲师

/

教学

博士在读

6

叶晖

1980

讲师

/

教学

硕士

7

刘梁

1982

讲师

/

教学

硕士

8

刘东

1983

讲师

/

教学

硕士

9

刘东明

1980

副教授

/

教学

硕士

10

刘芳

1980

副教授

/

教学

硕士

11

时萌

1981

讲师

/

教学

硕士

12

范丽娟

1981

讲师

/

教学

硕士

13

顾杰

1982

讲师

/

教学

硕士

14

司一鸣

1982

助教

/

教学

硕士

15

冯琳

1983

讲师

/

教学

硕士

16

张思雪

1987

讲师

/

教学

硕士

17

张衍滨

1988

讲师

/

教学

硕士

18

白澜

1991

助教

/

教学

硕士

19

王亚东

1975

副教授

/

教学

硕士

20

陈虹儒

1979

副教授

/

教学

博士

21

周致欣

1981

副教授

/

教学

博士在读

22

何辰

1988

助教

/

教学

硕士

23

王晓娟

1987

讲师

/

教学

硕士

24

李芹

1988

助教

/

教学

硕士

25

蒋琨

1980

副教授

/

教学

硕士

26

朱琳

1986

讲师

/

教学

硕士

27

方嫱

1989

讲师

/

教学

硕士

28

傅兴

1980

副教授

/

教学

博士在读

29

潘俊峰

1973

讲师

/

教学

博士

30

王雪莲

1982

讲师

/

教学

硕士

31

马志刚

1982

讲师

/

教学

硕士

32

张萌

1983

讲师

/

教学

博士

33

王美舒

1991

助教

/

教学

硕士

34

李奂达

1991

助教

/

教学

硕士

35

陈天辰

1988

讲师

/

教学

博士

36

陈浩然

1994

助教

/

教学

硕士

37

芦祎阳

1999

/

管理

学士

38

刘静

1987

/

管理

学士

39

赵丽红

1992

/

管理

硕士

注:(1)固定人员:指高等学校聘用的聘期2年以上的全职人员,包括教学、技术和管理人员。(2)示范中心职务:示范中心主任、副主任。(3)工作性质:教学、技术、管理、其他。具有多种性质的,选填其中主要工作性质即可。(4)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其他,一般以学位证书为准。(5)备注:是否院士、博士生导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获得时间。

(二)本年度流动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工作期限

1

刘畅

1994

中国

中航联盟有限公司

校企合作

2

吴迪

1983

中国

中航联盟有限公司

校企合作

3

朱晓彤

1984

客舱经理

中国

中航联盟有限公司

校企合作

4

李骠

1979

副教授

中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校内兼职人员

5

夏玉娃

1977

副教授

中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校内兼职人员

6

姜琦

1980

国家一级茶艺师

中国

旺和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外聘

7

张庆龙

1984

国家大赛获奖(副高)

中国

德阳珠宝首饰工作室-王鹏大师工作室

外聘

8

张敬

1986

中国

外聘

9

高志刚

1965

外科主任医师(正高)

中国

天津市医科大学

外聘

10

彭志军

1981

副教授

中国

天津大学

外聘

11

李顺姬

1974

讲师

中国

天津科技大学

外聘

12

林永莲

1976

副教授

中国

天津师范大学

外聘

13

漆宝伟

1990

中国

漆野(天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外聘

注:(1)流动人员包括校内兼职人员、行业企业人员、海内外合作教学人员等。(2)工作期限:在示范中心工作的协议起止时间。

(三)本年度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参会次数

1

魏长增

1962

教授

主任

中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校内专家

3

2

李波

1964

教授

委员

中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校内专家

11

3

邵恒

1973

教授

委员

中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校内专家

11

4

傅兴

1980

副教授

委员

中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校内专家

8

4

王亚东

1975

副教授

委员

中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校内专家

11

5

陈虹儒

1979

副教授

委员

中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校内专家

11

6

刘东明

1980

副教授

委员

中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校内专家

6

7

刘芳

1980

副教授

委员

中国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校内专家

5

注:(1)教学指导委员会类型包括校内专家、外校专家、企业专家和外籍专家。(2)职务:包括主任委员和委员两类。(3)参会次数:年度内参加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的次数。

 

三、人才培养情况

(一)示范中心实验教学面向所在学校专业及学生情况

序号

面向的专业

学生人数

人时数

专业名称

年级

1

动画

18级、19级、20级、21级

239

12600

2

产品设计

18级、19级、20级、21级

160

7170

3

视觉传达

18级、19级、20级、21级

159

6750

4

艺术与科技

18级、19级、20级、21级

246

13140

注:面向的本校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

(二)实验教学资源情况

实验项目资源总数

158个

年度开设实验项目数

157个

年度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

136门

实验教材总数

8种

年度新增实验教材

0种

注:(1)实验项目:有实验讲义和既往学生实验报告的实验项目。(2)实验教材:由中心固定人员担任主编、正式出版的实验教材。(3)实验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独立设置学分的实验课程。

(三)学生获奖情况

学生获奖人数

93人

学生发表论文数

21篇

学生获得专利数

0项

注:(1)学生获奖:指导教师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获奖项目必须是相关项目的全国总决赛以上项目。(2)学生发表论文:必须是在正规出版物上发表,通讯作者或指导老师为中心固定人员。(3)学生获得专利:为已批准专利,中心固定人员为专利共同持有人。

 

四、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情况

(一)承担教学改革任务及经费

序号

项目/

课题名称

文号

负责人

参加人员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类别

1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机理研究

CJRH21014

姬长友

刘梁

2020-2021

5

a

2

关于艺术文化产业验血基地建立与特色教学的研究

CJRH21013

姬长友

刘梁

2020-2021

5

a

3

校企共建民航教师培训基地项目

201901046009

傅兴

潘俊峰王雪莲

2019-今

a

4

基于虚拟交互的跨文化传播体

验设计研究

2021SK012

陈天辰

李奂达

2021年12月至今

2

a

5

基于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物态化的文创旅游产品研究

E20002

周致欣

何辰

2019年-2021

1

a

6

夜间经济视角下天津民间美术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E20026

王亚东

方嫱

冯琳

2019年-至今

1

a

7

《动画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

202001150412

顾杰

2021.4

教育部一般项目

a

注:此表填写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课题。(1)项目/课题名称:项目管理部门下达的有正式文号的最小一级子课题名称。(2)文号:项目管理部门下达文件的文号。(3)负责人:必须是示范中心人员(含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4)参加人员:所有参加人员,其中研究生、博士后名字后标注*,非本中心人员名字后标注#。(5)经费:指示范中心本年度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6)类别:分为a、b两类,a类课题指以示范中心人员为第一负责人的课题;b类课题指本示范中心协同其他单位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成果

1.专利情况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授权号

获准国别

完成人

类型

类别

1

注:(1)国内外同内容的专利不得重复统计。(2)专利:批准的发明专利,以证书为准。(3)完成人:必须是示范中心人员(含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多个中心完成人只需填写靠前的一位,排名在类别中体现。(4)类型:其他等同于发明专利的成果,如新药、软件、标准、规范等,在类型栏中标明。(5)类别:分四种,独立完成、合作完成-第一人、合作完成-第二人、合作完成-其他。如果成果全部由示范中心人员完成的则为独立完成。如果成果由示范中心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第一完成人是示范中心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一人;第二完成人是示范中心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二人,第三及以后完成人是示范中心人员则为合作完成-其他。(以下类同)。

2.发表论文、专著情况

序号

论文或

专著名称

作者

刊物、出版社名称

卷、期

(或章节)、页

类型

类别

1

地理环境在文创产业发展与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姬长友

环境工程

2021.11

书评

核心

2

基于自然旅游景观下的研学旅行基地建立的思考

姬长友

环境工程

2021.11

书评

核心

3

莫高窟北凉272窟飞天视觉张力审美探析

李波

艺术与设计

2021、7P104-106

绘画研究

普刊

4

绘画速写中的简化律与教学应用

李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24P182-183

绘画研究

普刊

5

Villag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傅兴

巴尼亚卢卡大学会议

2021

普刊

6

西安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特点分析

傅兴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21

核心

7

中等职业学校版式设计课堂教学评价结构研究

王亚东

中国教工

2021,71(09)

普刊

期刊论文

8

职业院校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王亚东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1,06

普刊

期刊论文

9

平面设计中的“有法”与“无法”

王亚东

今古文创

2021,08(31)

普刊

期刊论文

10

西方珠宝中的浮雕艺术——卡梅奥(Cameo)

王晓娟

中国宝石

2021.04(60)

普刊

期刊论文

11

自然的艺术表达——从澳洲树皮画看澳大利亚原始艺术

顾杰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2(06) 126-128页

国家级设计期刊

12

“碎片化”时代MG动画在网络传播中的运用

白澜

戏剧之家

2021(20) 148-149页

普刊

13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产业化建设焕发生命力

白澜

中国民族博览

2021(12) 92-94页

普刊

14

深化产教融合 创新服务实证研究

肖磊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1,23(11) 17-21页

普刊

注:(1)论文、专著均限于教学研究、学术期刊论文或专著,一般文献综述、一般教材及会议论文不在此填报。请将有示范中心人员(含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署名的论文、专著依次以国外刊物、国内重要刊物,外文专著、中文专著为序分别填报。(2)类型:SCI(E)收录论文、SSCI收录论文、A&HCL收录论文、EICompendex收录论文、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收录论文、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收录论文(CSSCI)、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收录论文(CSCD)、外文专著、中文专著;国际会议论文集论文不予统计,可对国内发行的英文版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填报,但不得与中文版期刊同内容的论文重复。(3)外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4)中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不包括译著、实验室年报、论文集等。(5)作者:多个作者只需填写中心成员靠前的一位,排名在类别中体现。

3.仪器设备的研制和改装情况

序号

仪器设

备名称

自制或

改装

开发的功能和用途

(限100字以内)

研究成果

(限100字以内)

推广和应用的高校

注:(1)自制: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仪器设备。(2)改装:对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改装,赋予其新的功能和用途。(3)研究成果:用新研制或改装的仪器设备进行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列举1-2项。

4.其它成果情况

名称

数量

国内会议论文数

国际会议论文数

1篇

国内一般刊物发表论文数

省部委奖数

其它奖数

注:国内一般刊物:除“(二)2”以外的其他国内刊物,只填汇总数量。

 

五、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一)信息化建设情况

中心网址

http://art.tute.edu.cn/list_7.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115

中心网址年度访问总量

48244人次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1项

(二)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1.承办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会议名称

主办单位名称

会议主席

参加人数

时间

类型

1

首届学科交叉数媒创艺高峰论坛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张根柱

200人左右

2021.7.10 8:30—17:00

全国性

注:主办或协办由主管部门、一级学会或示范中心联席会批准的会议。请按全球性、区域性、双边性、全国性等排序,并在类型栏中标明。

2.参加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大会报告名称

报告人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1

Multiple Trends of Chinese Painting Materials

——On the Zeitgeist of Art

刘东

第二届巴尼亚卢卡大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工具化到解放”国际会议

2021.9.20-30

线上

注:大会报告:指特邀报告。

3.承办竞赛情况

序号

竞赛名称

竞赛级别

参赛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万元)

1

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动漫与数字创意设计大赛

省部级

80

邵恒

教授

2021.7-10

13

2

第二届津台杯青年创新大赛

省部级

834

傅兴

副教授

2021.04-10

30

注:竞赛级别按国家级、省级、校级设立排序。

3.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序号

活动开展时间

参加人数

活动报道网址

4.承办培训情况

序号

培训项目名称

培训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万元)

1

注:培训项目以正式文件为准,培训人数以签到表为准。

(三)安全工作情况

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843人次

是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伤亡人数(人)

未发生

0

0

注:安全责任事故以所在高校发布的安全责任事故通报文件为准。如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在其下方表格打钩。如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说明伤亡人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