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预期建设成效(包括条件与环境、实验队伍、实验教学、体制与管理、示范与辐射、特色等方面内容,应有量化指标)
1. 改善环境条件
“十三五”期间,实验实训中心预期实验用房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进一步完善种类,新增设备300万左右,设备总达值1300万元。其中价值100万元以上的贵重仪器达到1台套,10万至100万元的仪器2台套。为方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及实验教学信息查询,所有实验室都配置了电脑和网络,并且各个实验室无线上网全覆盖。实验实训中心课程数约100个,每年接待全校4个专业的学生超过2000人次,总学时数6万人时。
2. 实验队伍
实验实训中心清楚地认识到:实验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使实验实训中心在“十三五”期间持续发展,实验队伍的建设将一直处在实验实训中心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实验实训中心拟采用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通过培训、进修、企业实践、学历提高、科技立项、教改立项、仪器设备开发等形式,提高专职实训、教师的理论、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二是聘请技术技能水平高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企业专职人员做实验实训中心的兼职教师,每学期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三是聘请企业高水平的大师、知名技术能手定期给教师授课,举办技术讲座。
3. 实验教学
实验实训中心将进一步优化“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基础性实验教学:以系统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完成实验能力、启迪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设置专业基础实验课,优化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通过这一层次的实验教学,使学生较扎实系统地掌握新闻与传播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育学生专业探索的欲望。
综合性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独立设计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通过建立高仿真的校内实验媒体平台,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数门专业实验课程有机整合为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块,培养学生充分接受现代设计方法的综合能力。
创新性实验教学:基于基础性实验教学和综合性实验教学,将创新性思想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提高学生积极动脑,开阔学生思维,独立构建新形式的专业实验,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体制与管理
“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贯彻我校“重技强能、致学致用”的实验实训教学理念,完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内容。积极吸收国内外实训教学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及时跟踪国际、国内现代技术的发展,充实教学内容,吸收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验实训中心将实现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学生可以随时预约进行自主实训和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自选实训模块和实验数量,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按教学要求,自行选择项目、内容,完成实训、实验项目。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课堂内外相结合,形成勤奋求实的学风。
实验实训中心也将进一步围绕学校“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遵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构建完备的、具有我校特点的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中心还积极面向学生的科技活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教师的科研活动进行开放,并以此为契机提升中心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更好的为全校的师生提供优质的实训条件和服务。
5. 示范与辐射
实验实训中心不断扩大影响力,并利用中心设备和师资,承办市级赛事5场;参与承办国家级赛事2场;接待全国高、中职院校教师培训20人次;工作室与企业合作,建立合作项目5项。
“十三五”期间,中心将进一步扩大影响,并且与中行联盟、天津北影集团、杭州文同宣等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扩大中心影响力。
6. 特色
实验实训中心历经12年的建设,在人才培养、实训、实验教学改革及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十三五”期间将继续保持特色,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明确教育改革方向,构建“艺术+技术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验实训中心通过深入调研,明确社会所需工作岗位,制定多功能的社会需求能力矩阵,并最终制定了艺术类人才培养过程的“三能力模块”,即设计与制作能力、艺术与造型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概括了艺术类人才需求的专业能力。
同时,培养计划的制定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且考虑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和认知习惯,在四年本科重点培养设计与制作能力。培养方案体现技能培养不断线的特色,实践教学贯穿始终。
(2)以教学为起点,不断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改革,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
实验实训中心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一贯执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以项目为导体,构建课程体系,将设计、流程分析、美术造型、实际作品等内容以项目的形式融为一体,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了教学资源。教学实施不再局限于一位授课教师,而是由教师团队共同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进度,充分考虑理论内容与实训内容的衔接,使受教育者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消化吸收,转变为技能。
实验实训中心采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CDIO教育理念,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
同时,“一体化教学”模式也要求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成为实训实验教师。中心注重对特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构筑了一支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训教学的“一体化双师型”特色师资队伍。 “一体化教学”模式又要求教材一体化,即理论教材与实训课教材构成了一体;同时要求教室一体化,即理论教室和工程中心构成了一体。实验实训中心将针对全新的教学编排,自主开发编写了大量讲义,将现行的教材作为学习的“字典”,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重点选好示范项目,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将基础知识点贯穿始终。
(3)以行业为主线,引入现代企业角色扮演模式,搭建交互式艺术工作室
现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渡强调个人能力的提升,以培养学生具体技能为目标,以技能水平高低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往往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心开创将“企业搬进课堂”理念,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的管理过程,设计了规范的生产管理实践流程和实训操作指导,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模拟实践环境。
将课程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以企业项目实现为主线,将实际项目采用的先进硬件设备、管理理念、生产流程整合到系统中,全面模拟企业项目制作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企业项目管理流程,了解项目中不同职位的职能规范,认识到相关工种的定位与链接。与此同时,利用这种新颖的课程模式提高课程实践环节的实际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课程的预期效果。学生通过生产过程中的角色扮演,更具体、完整了解企业的项目制作实际情况,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还能从全局角度了解行业的现状,培养大局观和职业素养。
|